投资住宅的资本在流向商业地产

作者 新融达     来源 新融达
2010-05-17

        直指高房价的这一轮新政打击精准之后,投资住宅之路被堵的同时,长沙楼市上的商业物业却接连传来了热销的消息,商业物业是否会在这样的时刻迎来一个春天?本期楼市三人行,本报特邀请了上河国际商业广场营销总监汤镇江、湘江世纪城广告部经理苏孝亮、大集商业地产顾问(租铺网)总经理罗觉慧,共同探讨商业物业是否面临新机遇的市场真相。

  潇湘晨报:商业地产目前出现了一些升温的迹象,这是因为什么?

  苏孝亮:商业地产在房地产市场中一直是一股暗流,市场对商业地产一直有强烈需求,但这一轮新政打压应该是一个刺激点。

  罗觉慧:根据前些年商铺地产发展的情况看,往往住宅地产受到打压的时候,商业地产就起来了,这是长期以来的一种现象。我认为,房产新政出台从某种程度上说对商业地产是一个利好。

  汤镇江:我的实际感受是楼市新政一出,整个商业地产的客户来访量呈现了上升趋势。和新政前相比,我们楼盘现在的客户到访批次和电话询问批次上升了近20%。

  潇湘晨报:为什么出现这样的“升温”?

  罗觉慧:这一次新政出台,拦截了大量投向住宅产品的资金,但这笔资金需要寻找新的投资渠道是迟早的事情,而投向商业地产是一个比较容易实现的方向。

  汤镇江:从商品本身性质来看,住宅是生活消费品,商铺是投资品,投资商业物业本来就应该是更符合投资行为的选择。这一次新政对投资住宅的打压,应该说让更多人可以理性地认识到这一点。

  苏孝亮:新政之下,以前只被专业投资人士关注的商业地产,现在出现了很多的散客,他们的闲置资金在通胀压力下被迫需要购买一些保值增值的产品,他们的关注点也开始投放到了商业地产上,也可能投到写字楼、车位等其他关注点上,从而导致商业地产的关注度整体提升。

  潇湘晨报:住宅市场受压之后,开发商的注意力会转向商业物业的开发吗?

  罗觉慧:可以这么说,由于商业物业的价值彰显,开发商在做住宅的同时,会投入更多精力打造商业物业。以前很多开发商是随随便便做商业,面积、结构都不太符合市场需求,甚至很多地方把很多门面糟蹋了。但是,现在很多开发商开始关注住宅的商业物业开发,开始下工夫去研究了,这应该也会成为未来房地产开发的一个趋势。

  苏孝亮:以湘江世纪城为例,前期开发和后期运营都是主业。湘江世纪城主打的还是住宅,但是为了服务于住宅,服务于未来小区的业主,我们配备了购物中心这样的自持物业,湘江世纪城购物中心马上要动工,酒店8月份要试营业,社区两大核心配套做起来之后,整个社区商业氛围会更加浓郁。

  汤镇江:未来的房地产企业,除了前期开发销售,也会越来越注重后期的经营。从支持公司未来长远打算,自持商业物业并且自我经营正在成为房企的一个新的业务内容。开发商不再只是把物业全部销售完就走人,现在上河国际的商业走得比较好也是因为这个原因,现在全国包括华润、保利、万科,龙湖等许多的开发企业都已经越来越注重这一点。


【版权提示】新融达集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。未经许可,任何人不得复制、转载、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。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,烦请提供版权疑问、身份证明、版权证明、联系方式等联系电话:0731-8519 0205,我们将及时处理。
电话
0731-85190205